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交通大學的歷史:
交通大學最早源頭有兩脈,分別為1896年創辦的南洋公學和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1920年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北京郵電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四校合并改組為交通大學,總辦事處設在北京。經歷戰亂,學校歷經重組、遷徙、分立,新中國成立后,國內形成了北方交通大學與交通大學(上海市)2部分。
1956年交通大學(上海市)內遷西安,1956年以交通大學和大連工學院造船系為基礎的上海造船學院在交通大學原址成立。得益于總理“交大遷校,必須留一個機電底子,以為南洋公學之續”的指示精神,在交大校址又成立了南洋工學院籌備委員會,1957年,交通大學分設上海、西安兩部分,1959年分成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2所學校。
位于北方的北方交通大學1952年其京、唐兩院獨立,學校改稱唐山鐵道學院、北京鐵道學院,其中唐山鐵道學院遷至四川發展為現在的西南交通大學,北京鐵道學院發展為現在的北京交通大學。

在新中國成立之時,交通大學(上海)部分校友遷至臺灣,發展為了現在的陽明交通大學。
誰才是“交通大學”正統傳承?
從這5所交通大學的歷史來看,其實很長時間以來,交大都有北方、上海2大部分。
上海的交通大學內遷西安了,大部分科系師生、檔案文獻、圖書典藏遷往了西安,小部分校友遷往臺灣發展為陽明交通大學。剩下的部分和上海造船學院、籌辦中的南洋工學院才發展為了如今的上海交通大學??梢娫煌ù髮W(上海)部分的正統傳承是西安交通大學,上交是在原交通大學(上海)部分的原址建立,但多數院系與老交通大學沒多大關系。
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是原北方交通大學2院獨立發展而成,都可算是北方交通大學的正統傳承,但西南交通大學更為符合“交通大學”一些。
西南交大以交通類學科為特色,在高速鐵路、隧道、軌道交通、艱險山區道路建設、山區大跨度懸索橋等領域都有突出成果,參與解決了青藏鐵路、京滬高鐵、港珠澳大橋等一大批超級工程的關鍵技術難題,2015——2019年5年間獲得交通相關的國家科技二等獎12項、一等獎2項、特等獎1項。
這5所“交通大學”,你覺得哪個更適合叫交通大學呢?